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势在必行,要根除“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的“懒怠庸”现象,必须建立健全“明责、述责、评责、问责”工作机制。

  慢作为,是相对于不作为而言的。相关部门对百姓提出的问题,不是什么也没做,但做起来有一搭没一搭,改进起来像乌龟爬,半天没动一步。这就是典型的“慢作为”。正如有的人说,“慢作为”比“不作为”更可怕,这种隐形的官僚主义作风难以说清道明却又实实在在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广告

  其实,“慢作为”背后的不担当就是因为责任意识的缺乏,压力感、危机感不足,才会让这些干部做事的态度摆不正。既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终落脚点在“为民”,那么,干部的工作也需要让群众打分,才能测得出干部的工作到底做得好不好,做得群众满意不满意。

  我们必须向“不作为、慢作为”亮剑。必须出实招、动真格、求实效,在管理和惩处上下决心,对症下药、猛药去疴,问责罚单要经常性,不能作秀,走过场。要让不作为者有所为,慢作为者勤作为,实现新一轮的解放思想促进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环境大改善、经济大发展,给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作者 /曾小明)

专注推送最全面、最快速、最丰富的河北本土热点资讯和国内重要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最爱河北(hebeixin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