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抗震纪念馆是为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
唐山抗震纪念馆于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更好地发挥基地作用,唐山抗震纪念馆1999年完成了两个放像厅的改造,改造后的总面积达90平方米,厅内设置了投影电视等录放像设备;对抗震救灾展厅内容进行了充实改造,增设了背投电视和吊顶电视机及相应设备,编辑制作了震害及抗震救灾内容的录像片以备播放。
为保持展览整体性,增大其容量,展厅内还增加了5组实物展柜,展出了被震坏的时钟、当年最早向党中央汇报震情所用的电台、抗震救灾工具以及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的慰问信件、衣服等实物,同时加强了对防震减灾常识的宣传力度,陈列展出了唐山市地震应急对策及较先进观测手段方面的内容。
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各阶层人士120多万人次。同时建成的还有唐山地震纪念碑。纪念碑主碑的四根碑柱象征着唐山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表现了唐山的兴旺发达,主碑的上端造型,犹如四只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着人定胜天。碑的四周踏步为四段,每段7步,共计28步,象征“7.28”(公元1976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