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此前,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的拍卖一度在海内外掀起波澜,圆明园中更多的珍宝,如今都散落在世界各地,也经常能在海内外的拍卖场上看到圆明园文物的身影。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圆明园流散文物再一次出现在国内拍卖行。正在为春拍预展的保利拍卖公司展出了三件“放山居”文物,专家判断是圆明园流散文物。放山居,听着是一个中国古代文人的居所,到底放山居及其藏品有何渊源?为何“放山居”和“圆明园”能扯上关系呢?
fonthill“放山居”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威尔特郡,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这里原本是19世纪“英国首富”詹姆斯?莫里森的一座乡村私邸,莫里森家族一直将其作为艺术收藏品的陈列地。在“放山居”的收藏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包括各种瓷器、珐琅器、雕塑等。如今,“放山居”已经被莫里森家族捐出,成为英国政府的一座博物馆,而“放山居”所藏的珍宝也在历经五代之后,渐渐被后人出售。1965年、1971年和2004年,莫里森家族先后委托英国佳士得公司进行了3次专场拍卖,每一次都在全世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引起巨大轰动。
近年来,“文物回流”备受公众关注,文物回归祖国,弥补了当年流散的遗憾,许多国人视其为大国崛起的标志。但实际上,正因为“盛世兴收藏”,这使得国内文物市场行情逐年看涨,许多关于中国文物的国际最高成交价格都在中国诞生。“水往低处流,货向高价走”,这是导致失散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纷纷回流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也就是说,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国参加拍卖,最根本的目的却是藏家看重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最终花落谁家还得比拼实力。也就是说,海外回流文物并非就肯定能留在国内,它们有继续“嫁”出国门的可能。那么,对于圆明园流散文物现身国内拍卖场,到底该如何看待?它们能够继续留在中国吗?
此次展出的三件文物分别是乾隆松石绿地粉彩描金缠枝莲卷缸、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兽面纹尊和乾隆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水仙盆。这三件被称为“放山居旧藏瑰世三珍”。
在图录上,三件拍品都用红色字体注明是英国洛赫爵士旧藏、放山居主人旧藏。工作人员称,三件拍品均从海外征集而来,其中大缸曾经被美国新奥尔良州法国贵族后裔收藏过,后来被美国得克萨斯州藏家收藏。但是对于是否为圆明园旧藏,工作人员只是表示高度疑似,需要专家或收藏家再认定。
但是在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看来,正是圆明园流散文物。五月底,刘阳曾在自己的认证微博上称,六月初香港、巴黎、北京几大拍卖行将连续拍卖好几件重量级圆明园流散文物,有淳化轩旧藏、放山居旧藏还有抢夺圆明园的法军高级将领私人收藏。
如何判断此次保利春拍的三件放山居文物是圆明园流散文物?刘阳表示:
刘阳:(判断的依据)就是放山居,是当年把圆明园文物直接给拿走了,然后一到英国之后就整体卖给了放山居的建立者,实际上是没有倒手的圆明园文物。
然而,保利春拍展示疑似圆明园流散文物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通过官网作出正式回应,称,此三件拍品从征集到最终上拍等各环节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上述拍品均未发现旧藏于圆明园的明确证据。
刘阳指出,保利的声明,只是在考虑舆论的影响。
刘阳:保利可能是觉得圆明园文物现在舆论(影响)太大,也是一种解释吧,可能他是要回避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阳曾用了十年时间寻找圆明园文物的“收藏者”。他找到了400多件流散文物,并集结成书。这些文物中的绝大部分也许现在还没有机会回到圆明园。而刘阳表示,圆明园现在保存的文物数量与流失海外的那些奇珍异宝相比,可以说近似于零。对于圆明园流散文物现身国内拍卖市场,到底该如何看待?刘阳认为:
刘阳:拍放山居文物也不是第一次了,也不是说这次有多么重要,很正常一件事。圆明园或者放山居的文物拍卖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在各大拍卖行都会出现,一年内就有好多次,不是放山居都没人要了。放山居是圆明园的东西嘛,就是因为放山居是圆明园的东西,所以有人才特意去要。
“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律师刘洋表示,圆明园流散文物送到国内来拍卖,说明了文物合法,从法律程序上来说没有明显违反国家法律。
刘洋:目前的状态下,我觉得他们的拍卖是合法的,他们履行了所有的程序,他们的拍卖是安全的。
也有藏家表示,无论如何,这些文物都回归了中国,即使外国藏家有意再通过拍卖取得,出海关也几乎不可能,这些文物从此就会留在中国。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认为,圆明园流散文物现身拍卖市场,也不失为一种回归方式:
刘阳:我不认为花钱购买这种回流有多么不好,我恰恰认为这也是圆明园文物回流一种方法,最起码你有机会给他买回来。所以圆明园文物拍卖未必是一件坏事,只是大家对拍卖实在不了解,甚至是有误解。觉得只要是拍卖就不是好事,这是大家对拍卖不了解的一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