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书画>正文

吴镇真迹只有三幅半

A-A+2014年7月22日15:18南都网评论

  吴镇真迹只有三幅半

  吴镇的《石竹图》,徐小虎认为这幅画符合每一条吴镇山水画的特征。

  《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是徐小虎1984年至1987年在牛津大学就读期间撰写的博士论文,对“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作品进行了重鉴。徐小虎的结论是颠覆性的,所以争议也特别大。她认为,在传世的吴镇50多幅画作里,只有三幅半是吴镇的真迹。它们分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双桧图》、《渔父意图》、《中山图》和《石竹图》。《中山图》由于是一幅大画的残卷,加起来只算作三幅半。

  南都: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吴镇的真迹的?

  徐小虎: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有自己的时代风格,要找吴镇的真迹,首先要找元代的时代风格。这件事情以前是没人做的。我先把宋朝和明朝一些典型的画作摆出来(可是那些东西是不是真的,也是个问题),元朝是从宋过渡到明的阶段,元代画风有点像南宋,也有点像明初。在这个对照之下,我预设了什么是元朝的风格。

  接着,我从五十多张吴镇的画里寻找有元朝风格的山水画,概括这些山水画的特征。又阅读了一些离吴镇在世时间不太远的人写的题跋、赋诗、记录等,这些人可能真的见过吴镇的画作。记录表明吴镇的作品比较湿润、高远、运笔简率、不太具有线条性等。带着这些信息,再来看有元朝风格的画作里有没有符合吴镇特色的画作,于是就找到了那三幅半真迹。

  南都:接下来你又做了什么?

  徐小虎:慢慢地我再推断赝品的时代,但那也是不够精确的。比如我认为某张画像沈周,但几年后我研究沈周的时候发现,当年用的沈周的画作本身也是仿本,所以作为仿本的仿本,时代又推后了一百年。现在看起来,《被遗忘的真迹》里所用的明代绘画都是赝品。

  吴镇的《秋山图》和《囊琴怀鹤图》,我认为是元朝的仿本。《清江春晓图》的构图完全是元朝的,但笔墨却是明朝的、现代的。《仿荆浩渔父乐图卷》和《柳宗元撰渔父图卷》,与大师面貌相去甚远,是十五世纪后期的制伪者肆意捏造的变形之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墨竹谱》,实则出自清初的仿制工厂,充满了写错的字、盖错的图章,却荒谬地被认为是吴镇最伟大的“标准件”,代表了元朝的文人精神。

  我并没有把断代这件事做得很彻底,只是呼吁大家开始使用这个方法,我们把赝品排列起来,分成不同的结构,再来看这些结构是如何一代代演变的。

  南都:你在《被遗忘的真迹》里认为,古代书画的赝品在审美和学术研究上都具有珍贵的价值。为什么这么说?

  徐小虎:在别的国家,收藏史比较短,我们的收藏史比较长,赝品也特别多。我们华夏人的收藏,不是因为真正爱这个东西、某个美丽的书或画来收藏她,而是因为有名来收藏它。收藏的是有名的东西,而不是可爱的东西,所以,中国赝品、仿作特别多。

  既然在中国艺术史收藏里,留下来的书画绝大部分是赝品,如果我们把赝品扔掉,请问我们的文化遗产到哪里去了呢。这些赝品都是一代代被爱,被视之为真迹的东西,所以我在书上说它们获得了“真迹的功能”。所以在中国艺术史里头,不同于国外,赝品是很大的宝贝,而且它们很多是头等的东西。所以,在发现它不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之后,我们的责任是去考证各个赝品是出于什么时代。那么这样我们排列起来,就能了解中国的书画史。

  南都:为什么在中国,大师留下来的赝品总是多于真迹?

  徐小虎:中国书画的消失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因为收藏家不把艺术作为自己爱的东西,而是作为投资的东西,作为一种财产。在时局动荡、收藏家逃难的时候,这些资财,有时带,有时不带。就说董源吧,他是南唐李后主宫廷里的北苑副使,假设十世纪的时候,董源的画本来也就只有一千多张,再假设每一代都在做董源的假画。如果十世纪有一万张董源作品留下来,过了一百年以后只剩下五千张,再过一百年后只剩下了两千张,几百年以后,就大概没有什么真迹了。

  中国人会丢掉、毁灭、损失他们的收藏,因为他们不小心,也不那么爱他们的收藏。另一方面,他们一直贪,一直要古人的东西。此外,一直有工厂、有画匠来把同样的几个有名的古人的东西反复画出来。那么,过一两百年之后,什么东西比较多呢,当然就是最新的赝品,往下就是比较新的赝品,比如数量最多的是清朝的沈周,接下来就是明末的沈周。那么,每一个书画大师流传下来的书画里头,赝品就比真迹的数量多得多。

  南都:你曾经说过,有时候赝品比真迹更受欢迎。为什么?

  徐小虎:一旦画太老了,观众就不会喜欢。假如画是比较新的,离观众的时代比较近,观众就会觉得比较亲切、容易了解。这是真实的状况。

  故宫工作人员、大学教授选大师真迹出来展览的时候,常常倾向于选赝品而不选真迹。比如马远的儿子马麟,有一张真迹《芳春雨霁》是从来不会被选的,策展人选的都是明代晚期(仿制)的作品,比如《静听松风》等。《静听松风》是张很美的大画,可它根本不是南宋的,而是明末清初的东西。它的品质很好,但它不是来自宋朝。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的唐僧怀素的《自叙帖》,可以证明不是唐朝的书法。因为隋朝没有这种东西,唐朝以后也没有这种东西,这种用笔的方法要到明代中叶才出现。此外,《自叙帖》的语言夸张、自得,不是一个僧人的口吻。但它并不表示这个作品不好,只是它不是唐朝的而已。那我们非要它是唐朝才说它好吗?我们崇奉的价值在哪儿呢?我们要的只是名字和时代。

  南都:《宣和画谱》和《石渠宝笈》这两本图录一向被鉴定界视为宝典,你认为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它们?

  徐小虎:《宣和画谱》里著录的东西不会比1124年、1125年晚,即便号称是唐朝的褚遂良也不会晚于徽宗的时代。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当然,我们现在也能做出书里写的东西,要是技艺高超的话,还可以把本来没有的东西“变”出来。

  乾隆的收藏相比而言要富庶很多。里头的赝品也不可胜数。在乾隆皇帝的《石渠宝笈初编》里,所有作品不会晚于1736年。是哪个皇帝做的,就不会晚于那个时代。这也可以告诉我们,当时人们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不会看画的学生,就应该做这种研究,看《石渠宝笈》觉得哪些东西好,宣和时代觉得哪个东西好,它们又是怎么排列的,这些都是很有趣的课题。它们告诉我们各个时代的心灵所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身边事
燕赵身边事
这里是新浪河北爆料平台。如果你正在新闻现场,您发现...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