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修理自行车为生的陈佃喜,7年前大儿子在一次车祸中身亡,留下一个孩子由陈佃喜夫妇抚养,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当76岁的刘明海老人得知陈佃喜生活贫困后,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尽管刘明海老人是低保户,但他却时时惦记着陈佃喜一家的生活。12月13日,刚领到低保金的刘明海来到张家口晚报编辑部,将50元钱送到了记者手中,希望记者帮忙转交给陈佃喜。
刘明海老人是崇礼县人,10多年前来到我市,他和老伴依靠每月570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12年前,老伴患上了脑梗,平日里除了照顾老伴之外,他一有时间就上街捡废品,用卖废品的钱补贴家用,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8年前在水泉沟租房时他认识了陈佃喜,从那之后,每次自行车坏了他都会找陈佃喜修理,有时遇到一些小毛病,为人敦厚的陈佃喜就不肯收钱,久而久之两人熟络了起来。
在一次闲聊中,刘明海老人偶然得知了陈佃喜家事。陈佃喜的大儿子遭遇车祸后,留下了一个刚满7个月大的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陈佃喜夫妇沉浸在悲痛中。然而,看到嗷嗷待哺的小孙子,使陈佃喜夫妇心中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从此,老两口开始细心地抚养起孙子。今年9月份,陈佃喜的孙子上了小学,老两口的负担变得更重了,每当想到陈佃喜那点微薄的收入,过惯了苦日子的刘明海老人深有同感,善良的他总想着为陈佃喜做些什么。12月13日,刚刚领到570元低保金,刘明海老人就来到本报编辑部,拿出50块钱交给记者,希望帮忙转交给陈佃喜。
刘明海老人说,他了解陈佃喜的为人,平时给别人修自行车尽量少收费,遇到小毛病都不肯收钱,“如果我亲自把钱送给老陈,他肯定不要。我也帮不上别的,只希望用这50块钱让老陈给孙子买点学习用品。”
12月14日上午,记者在桥东区东兴街口找到了正在修理自行车的陈佃喜。今年57岁的陈佃喜是沽源县人,14年前来到我市,以修理自行车为生。在寒冷的街头,陈佃喜那双结满老茧的双手被冻得通红。记者的到来显然出乎他的意料,当说明来意后,陈佃喜的脸上闪现出一丝复杂的表情。沉吟片刻,他说,儿子去世后,他心里就结上了一个解不开的疙瘩,每当没活干的时候,就会和相邻的商贩们拉拉家常,时常提起儿子在世时一家人的快乐,没想到这些话传到了刘明海老人的耳中。犹豫再三,陈佃喜接过了那50元钱。一声长叹后,陈佃喜略显激动地说:“老刘也是个苦命人,他生活那么困难还惦记着我,真是个有心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