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衡水>民生>正文

衡水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A-A+2014年12月2日10:56衡水日报评论

  (闫志勇)升本以来,衡水学院坚持科研为先导,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强化科研、教学,不断创新文化传承方式,致力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是合作共建教学资源。依托地方行业资源,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冀衡集团等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7个。冀衡集团提供专用场地,学校提供设备,共建教学科研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综合训练基地和桥牌教学基地先后落户学校。二是合作培养人才。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聘请企业高管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社会导师,开设职业选修课和讲座,规划学生专业发展愿景,共同指导学生实习、毕业生论文(设计),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三是开展合作就业。依托教学实习资源,举办创业先锋班、创业项目团队等措施,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每年有一批学生在产学研合作单位就业,播音与主持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英语、社会体育、学前教育等专业都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被实习单位留用。

  明晰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因材施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指导与服务,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敬业、求实创新的品质。该校学校明确了人才培养思路:突出应用,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实践,优化教学内容;产教融合,拓展培养途径;凸显个性,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手段,实施多元评价,培养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出台《衡水学院关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为个性人才培养搭建了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平台。试行学分制和导师制,开设提高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实行分级教学。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校本课程、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体生活、身心健康、实践技能等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专业方向,设置任选课程等多项措施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海峡两岸校际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奖882项。

  加强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衡水作为九州之首的发源地,文化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底蕴丰厚。衡水学院牢牢抓住这一优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地域文化保护及传承结合起来,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该校拥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三大社科研究平台。为了更加具体地研究地域文化,先后成立了年画研究所、民间文化研究所、董仲舒研究所、生态文化研究所、动漫研究所等非实体性研究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对我市冀派内画、武强木版年画、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侯店毛笔制作技艺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继承担了部、省、市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并取得相关论著成果300余项。按照省有关部门的要求,衡水学院正充分利用自身智力资源与研究优势,根据研究团队的专业特长,充分挖掘、探索省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规律问题。目前,已经确立了河北哈哈腔的生存现状及传承策略研究,回族婚礼习俗文化研究,耿村故事中的民俗信仰研究,历代重阳节诗词中的民俗文化及其当代价值、衡水湖传说研究、武强年画研究、冀派内画的产业化分析、衡水三塔三墓研究、燕山大板、探究对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和私法救济、直隶官府菜的历史典故与文化传承研究等17项课题。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