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工艺美术>正文

古玉辨析:玉玦与玉韘形佩

A-A+2014年12月8日07:13大洋网-广州日报评论

玉玦玉玦
湖南长沙曹氏墓出土 的西汉中期玉韘形佩湖南长沙曹氏墓出土 的西汉中期玉韘形佩

  《史记·项羽本纪》讲述刘邦赴鸿门宴,席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于是上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一幕。这段精彩故事,已然让我们触摸到了“君子能决断则佩玦”的战汉时尚。不过,据研究者考证,范增所佩“玉玦”,并非是“如环而缺”的耳饰“玦”,而是一种由拉弓射箭时钩弦用具韘(shè,也称射玦、扳指),发展演变而来的玉韘形佩,后世因其造型近似鸡心,也称为鸡心佩或心形佩。

  迄今所见最早的玉韘,出土于商代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形制似短管,可套于右手拇指上,用来钩弦。西周时期,由韘演化而来用于装饰的韘形玉佩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尚未发现实用的玉韘,而作为装饰的韘形玉佩,却颇为流行。汉代延续战国时代的尚武精神,韘形玉佩成为风行一时的玉饰。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出土汉代韘形玉佩五十余件,其形制与纹饰,因时代早晚而有明显的变化。

  西汉早期,韘形玉饰中间穿孔较大,上端呈显著的尖状突起,器身虽趋于扁平,但仍保持一面微拱、另一面稍凹的特点。左右两侧的镂雕附饰,长度与韘身几乎相等,多呈变形卷云状,也有作简化凤鸟形,或写实的双猴。

  西汉中期,韘形佩中孔变小,器身扁平,仅个别浅凹。左右两侧的镂雕附饰大致对称平衡。附饰上镂雕的龙、凤等纹饰,趋于繁缛复杂。

  西汉晚期,韘形佩器身变得较为狭长,圆形中孔更小,出现椭圆形的中孔。左右两侧附饰更为发达,以致将韘身上端的尖状突起覆盖。附饰上镂雕的龙、凤或变形卷云纹饰,蜿蜒盘旋,优美灵动。

  迨至东汉,韘形玉佩椭圆形中孔变大,韘身四周都有团团包围的附饰,以致韘身上端的尖状突起,被彻底掩盖。附饰的纹样多为浅浮雕与圆雕相结合的双螭。

  东汉以后,韘形玉佩趋于式微,但偶尔也有发现。南京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的韘形玉饰,形制接近东汉晚期的韘形玉饰。

  文:蒋卫东(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待认证)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