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工艺美术>正文

汉服形制:直裾深衣

A-A+2015年4月13日07:00新浪河北文化频道评论

直裾深衣直裾深衣

  直裾,即襜褕,语出《说文解字》,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

  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直裾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

  襜褕是典型的直裾袍。汉代字书《急就篇》:“襜褕,直裾禅衣。”而禅衣与同制深衣,衣裳不殊、裾幅通直。

  和服的帷子也是直裾禅衣。直裾袍可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裾袍、直衿直裾袍。直衿直裾袍即典型的宋代褙子。布幅斜裁则称为曲裾。直裾、曲裾相间则称为杂裾。以布而无缘,敝而紩之的直裾袍则叫做褴褛。

  深衣是起源于楚国的先王有熊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郑玄曰:“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汉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

  《深衣》是《礼记》的第三十九篇。郑玄《礼记目录》曰:“名曰《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礼记·深衣》有云:深衣“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关于深衣的形制,从东汉经学家郑玄始至当代学者,历来诸家聚讼不已,存在的主要分歧是“续衽钩边”的问题。历代儒家学者但凡学有所成者,都对研究深衣形制十分有兴趣,历代经学家都有其见解和研究成果,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宋代大学者司马光的“温公深衣”(司马光册爵为温国公),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研究的“朱子深衣”,明代黄宗羲的“黄梨洲深衣”,清代学者江永的《深衣考误》和任大椿的《深衣释例》中亦有他们对深衣的全面见解,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他们两位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博采众长、考证精审的,但受限于清代统治者的压制,两位并无制衣实践的机会。

  此衣名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五经正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如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至少从司马光所制的“温公深衣”开始,深衣面料就多为白纻细布,而腰带从出土文物和容像上可以看出,为大带

  深衣之所以领袖群衣,不独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时间上,流行最久。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君臣冠冕服》云:“按三代时,衣服之制,其可考见者,虽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广。玄端则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则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于深衣,则裁制缝衽,动合礼法,故贱者可服,贵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养老,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视私,庶人服之以宾祭,盖亦未尝有等级也。”(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