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对中年夫妇,丈夫开车,妻子售票。在万全县北新屯乡新河口村开往县城孔家庄镇这条颠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整整跑了20年了。20年来,他们不论风霜雪雨,酷暑严寒,每天坚持为乡亲免费捎东西,小到药品、指甲刀、一包针,大到割草机、冰柜。
忙碌的一天从清晨开始
“快6点了,媳妇快起,要不就晚了。”
11月25日早上,一阵急促的手机闹铃声,把万全县北新屯乡新河口村村民谢进财从熟睡中叫醒。
媳妇陈树平被他叫醒后,赶紧起床,二人简单洗漱后,谢进财拿起一件棉大衣,媳妇背起售票包,径直向村委会大院中放着的自家中巴客车走去。
6时10分许,天刚蒙蒙亮,谢进财发动了车,让车预热,妻子陈树平打扫车内卫生。
“咚咚咚”一阵叩窗声,谢进财推开了车窗。
“谢师傅,这两天我上火得厉害,给我从张家口的药店捎点药吧,还买你上回给我买的下火药就行。”说着,村民王东伟把一个药盒递给了谢进财。
“知道了,兄弟,快回去吧,天儿冷,别再冻着了。”谢进财随声应到。
刚过了一会儿,村中开小卖部的张品胜,扛着一袋子莜面上了车,他对陈树平说道:“妹子,把这袋子莜面捎给孔家庄镇的亲戚,这上头有电话,你到了给他打电话就行。”
“大哥放心,快回去吧,到了我一定给对方打电话。”陈树平把莜面放在车上一个合适位置。
说话间,66岁的李石老人,拎着一个塑料袋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小谢,这是点腌咸菜,给我住在张家口的儿子带点。”
时针指向6点30分,这时,天还不算大亮,大多数冬闲的村民们还在酣然入睡,谢进财打开客车的大灯,和妻子陈树平带着乡亲的嘱托,载着乘客,离开了村子,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忙碌。
沿途为乡亲免费捎东西
客车驶出万全县北新屯乡新河口村,沿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经过西永丰堡、马莲滩、北新屯、温北沟、黄家堡、老万全、孔家庄,上午8点多,到达张家口市区。
他照常把车停在车站后,第一件事就是到路边的药店帮王东伟买药。
“师傅,上回买的这个药挺管事的,这回再给我来一盒。”谢进财拿出药盒递给店员,店员边拿药边说:“老谢啊,又给人捎药呀,你一年要给人捎多少药啊,真是个热心肠的人。”中年店员显然已经和谢进财很熟了。
“咱那个地方是乡下,交通闭塞,人们进一趟城不容易,乡里乡亲的,捎点药,跑跑腿,也耽误不了多大功夫,不碍事。”说完,谢进财拿着药离开药店。
从药店出来后,谢进财按照李石老人给的电话号码,拨通了他儿子李永的电话,不一会儿,李永把东西拿走了。临走时,李永感慨地说,多少年了,他父亲经常通过谢师傅的客车给他捎东西,老家的山药、猪肉等都给捎,有时实在过意不去,想表示一下给人点钱,人家分文不收,真是让人很感动。
从市区返回孔家庄镇已经是上午9点多了。
客车在离县教育局不远处的一家饭店门前停了下来。
这时,在孔家庄做老兵火锅生意的郭少华拿着三个塑料桶过来了,见着谢进财便说:“谢大哥,今天还得麻烦你给我把这几个桶捎回去,老家的新胡麻油榨出来了,装好油后再给我捎回来,我等着急用。我妈在大坪麻村边等着。”
郭少华说,她在万全孔家庄镇开老兵火锅3年了,麻烦谢师傅已经无数次了,小到给母亲往回捎一包针,大到给母亲过年往回捎3000元钱,谢师傅没要过一分“辛苦费”,都是免费服务。
9时30分许,到了开车的时间,临行前,又有人抱着个大纸箱子跑来了,谢进财打开后备厢装了进去。
陈树平说,啥东西都捎,大到割草机、冰柜、三米的管子,小到药品、指甲刀,有时候过年还帮老人们捎着买窗花和春联。要问这些年里究竟为乡亲们捎了多少物品,连谢进财夫妇自己也说不清。
捎东西源于彼此间信任
谢进财今年41岁,脸上写满了乡下人的憨厚。
妻子陈树平今年41岁,热情大方,只要是有乡亲让她捎东西,她都会详细地记清楚收件人的地址、姓名、电话,一路上忙个不停。
2012年春天的一天,西永丰堡村的张飞要他把2万元现金捎给县里居住的儿子。张飞在村口的路上等谢进财夫妇的客车,客车停下后,张飞从身上掏出一沓钱说道:“谢师傅,麻烦你把这钱给我儿子捎到县城,到了你给他打电话。”
“放心!”谢进财接过钱二话没说,就装进了腰包。
车上一位乘客不解地问道:“师傅,你给人捎钱咋也不点点数,少一张可咋办,你自己不还得贴啊?”
“不用数,别人敢靠我,我也相信别人。”谢进财说道。
2011年,谢进财夫妇的班车坏在了温北沟村,乘客下车走后,座位上留下了一个旅行包。陈树平打开一看,旅行包内除了一些衣服外,还有5000元现金,两口子赶紧将包收好。当失主找来时,陈树平将旅行包还给了他。见到包中的衣服、钱等物品一件没少,对方当场拿出200元钱表示感谢,陈树平谢绝了。
2013年秋天,新河口村民杨文坐客车去孔家庄镇,下车时将一个黑色的提包落在了车上。谢进财发现里面有1.7万元现金,他回村后没顾上回家,上门先把钱给了杨文。
“这会儿油钱这么贵,给乘客捎货不收费,儿童坐车免费,一天下来也就挣个辛苦钱。”陈树平说。
一位乘客说,乡亲们开始捎钱还要当面点清,小心翼翼包起来,后来大家知道他们俩的人品好,都直接拿着现金交给小两口,也不多说,只需告诉捎给谁就行了。
爱心夫妻感动十里八村
今年10月份,谢进财开着车路过一个村口,眼看着一个老大娘从装满玉米秆儿的马车上摔下来。
他立即停下车,过去一看,只见大娘口吐白沫,赶车的老大爷正准备把老伴儿扶上马车拉回去。
见状,谢进财执意拦住,告诉老人,摔成这样千万不能随便挪动。
见老两口没有手机,谢进财赶忙给老人的家人打电话。不一会儿,乡卫生院的医生来了,谢进财才放心离开。
2011年一个冬夜,凌晨2点多,谢进财的手机响了,离他家2公里多的庙儿沟村有一孕妇临产,需送往医院。放下电话,谢进财夫妇连夜将车开到了庙儿沟村,帮忙将孕妇抬上车送到医院。
3天后,产妇想出院回家。当天,万全县下了当年最大的一场雪,乡村道路被大雪封堵。无奈,产妇的家人又给谢进财打来电话,谢进财夫妇带上铁锹冒雪出车。
从新河口村到庙儿沟村一段路最难走,大雪覆盖了路面,路面坡陡车轮打滑,谢进财夫妇就下车铲雪,车行四五百米就需下车铲一次雪,车辆走走停停,平时10来分钟的路程,整整走了一个小时,最终把产妇送了回去。
■记者手记 为了乡亲们捎东西方便
谢进财夫妇20年来免费为沿路村庄的乡亲们捎东西,他们的细致服务在客运班线上播撒着一路温暖,方便了无数的父老乡亲。
一位同行曾经这样劝谢进财夫妇:“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傻,放着钱不挣,还免费给人捎东西,到底图个啥?”面对别人的不理解,谢进财夫妇却淡然一笑:“不图名,不图利,就图乡亲们捎东西方便。”
“都是十里八村的,天天见面,捎个东西咋好意思收人家钱呢?为乡亲们干点举手之劳的事,都是应该的。”谢进财夫妇是这么说的,平常也是这么做的。
从1994年开车至今,谢进财夫妇已经换了4辆车。他们说,“只要跑一天车,我们就为乡亲们免费捎一天东西。”(张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