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宫是张家口皮都形成与兴旺的见证。张家口历来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互市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清雍正以后,张家口成为张库大道的贸易集散地。[张库大道是指张家口通往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易运销路线,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另一重要商道。]张库大道的繁荣,使张家口成为我国最大的毛皮集散地,被称为“皮都”。大量的毛皮在张家口加工鞣制,必须有充足的优质水,于是人们发现了卧云山中的这股泉水。[相传水母娘娘赴蟠桃会路经卧云山,干渴思饮,四顾无水,便指地为泉,山岩遂为之裂隙,清泉自石上汩汩而出!(因为水质较硬,含硫、铝等矿物质,有宜于浸泡、洗鞣毛皮,效果极佳。)]有了卧云山这一优质泉水,经这泉水浸泡、洗鞣的毛皮,皮板柔软,毛色铮亮,且所制毛皮质高一等,毛皮商因此财源茂盛,为商人们带来了滚滚财源,为感谢水母娘娘庇佑,于是纷纷集资,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卧云山中跨泉修建了这座水母宫。
走到卧云山脚下首先看到的是水母宫的棂星门(俗称牌楼),上写着[现写着“水母宫”三字,乃后建;有待改为“泉[水]润福地”等,待议!],通往水母宫山门的大路两旁古木参天,大概走200余米高大的山门映入眼帘,道教宫观庙宇的大门不管是在山中还是在城里都叫“山门”,一般宫观多为三个门,三个门代表道教的三界,即天界、地界、人界,山门是仙凡之分界,进入山门就代表进入了人间仙境,(山门一般供奉青龙、白虎二位神君),山门上挂“水母宫”大匾。
山门前一对石狮气势磅礴,东边(左侧)是雄狮,左足踏一“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混元一气和无上神权;西边(右侧)为雌狮,右足下有一只或数只小狮子,俗称太师、少师,象征道门昌盛。(现在水母宫山门前的这对石狮子非原有石狮,乃后移至此)。
进入山门[首先看到的是神圣而庄严的灵官殿,殿内供奉道教护法神将王灵官,教内称之为灵官爷,再往左右看便是钟鼓楼(待建)!]绕过灵官殿延一条宽阔的石路向上走去便看到水母宫现存古庙宇依山就势而建,背后的卧云山主峰老虎头,山势巍峨,树木茏葱,山头白云缭绕,一派肃静清幽。
山下有一清泉出石洞而奔涌,水流清澈甘美,终年不涸,被称之为“大水泉”。( 泉水至今不断,其水质为含锶与偏硅 酸等优质矿泉水,长期饮用,对身体有极大补益。)水母宫大殿就建在“大水泉”之上。
水母宫现存殿宇古朴灵秀,整个格局大致呈半圆对称形,主殿立于弧顶,大殿前有青砖所制的“山门”,中间代表天,上书“水母宫”三个金色大字;左边代表地,上书“有求”;右边代表人,上书“必应”,镂空的花墙,宛如锦带(非走人之用)。殿前朱檐悬匾,中为“风调雨顺”、左为“有求必应”、右为“保我赤子”,笔力遒劲,气势如虹。殿内塑有峨冠彩披水母娘娘像和侍女塑像外,两侧大型壁画《出入回宫图》更是把诸多天神出宫施雨的繁忙景象和雨后回宫的人疲马乏,描绘得淋漓尽致。左右各一耳房,左耳房供三皇五帝等道教祖师神仙;右耳房供奉道德天尊、三官、三星、八仙等神仙(皆为壁画)。下弧两侧各有一组建筑供奉各路神仙[左边殿内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尚未塑像。右边上殿供奉西王母和百花仙子(壁画)。下殿供奉邱祖爷(或北七真),尚未塑像。],出入之地便设在下弧之两端。左端门楼外还建有小五道庙一座,内供奉五道大将军。出入口门楼很小,亲近得像邻家小院的门楼,门槛木已被磨踏四裂,上面的铁钉砺得镫亮,曾几何时,这里香火旺盛,接踵的人群膜拜水母娘娘的恩赐。
水母宫一进山门不远处右侧还有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塑像与别墅(原为道观单房,因抗战时冯玉祥在此居住,现称为冯玉祥别墅),左侧一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原为道观单房)。人们在这里可以缅怀发生于1933年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以上所述皆为水母宫现存道教建筑,宫观内原诸多殿宇神像,因文革被迫害毁坏,至今未恢复!)
山中景色:山中有人工瀑布,急流飞泻,水帘横出,令人心旷神怡。瀑布下为一池塘,石桥、栏杆曲折其上,小亭、幽岛点缀其间,四周绿树婆娑,池内游鱼戏水,白云山影倒映其间,别有一番情趣。
为水母宫增辉生色的,还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例如:东部山脊上有一条彩色游廊壮若卧龙。游走在长廊之上,望远山峰层叠、怪石林立,之中有一巨石,远望如冕冠宽服的老人,面北而擎拳拱手,俗称“石翁拜斗”。山谷内还有一片桃花林,每到农历四月桃花争艳,美不盛收……1958年,中国文联参观来此游览,郭沫若曾即地赋诗畅抒情怀。水母宫以其浓厚的道教文化以及卓绝的自然环境引来无数游人翘首赞叹,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