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工艺美术>正文

先人审美水平不亚于现代人

A-A+2015年1月4日07:15中国文物网评论

  “玉神人兽面像”,红山文化玉器,距今7000-5000年。此器运用镂雕技法勾勒出神人的身形轮廓,结合碾地阳起技法刻画出一位五官俊秀、头戴高冠、肩膀宽实、身着网格纹服饰和瓦沟纹“铠甲”、手持长杵、脚踏俯首伏卧一降兽的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此器的镂雕技法简洁,小巧,只镂了四组对称的部位和头顶的一横梁,就将神人的冠、脸、肩、腿突现出来;碾地阳起技法也用得巧,采用正反面不同的纹饰,就将片状的玉神人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而前,具有立体感。

  “人兽形玉佩”,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000年。此件人兽形玉佩比图一的玉神人兽面像年代要晚数千年,但表达的题材和表现的手法是基本一致的,同样是人像立于兽首之上,同样是运用了镂雕的技法。不同的是此玉佩的两面纹饰是相同的,采用的是通体镂雕法,四肢抽象已成几何形,硕大的脸部运用浅浮雕技法刻画出清晰的五官、枣核杏眼、两耳带环、更像是位女性的神人。此器造型独特,十分罕见。

  “镂雕侧神人纹冠状玉器”,良渚文化玉器,距今5500-4500年。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冠状玉器有不少,但如同此器通体镂雕的却极为罕见。此器采用的是原始的线拉搜镂工艺与阴线刻纹的技巧相结合,创意新颖,器形独特。此器上端是中央凸尖的官帽,下端两侧是一对头戴羽冠、用阴线刻划成侧面舞蹈状的神人,中间是兽面纹,占据整器中央较大的部分。这样的用镂雕技法、以兽面纹为主、以侧面神人为辅的冠状玉器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绝无仅有,堪称绝品,视为国宝。

  兽形玉佩,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件兽形玉佩是馆藏传世古玉,从造型风格及工艺技法上看类似于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的遗存,距今约6000年。此器造型古朴,工艺原始,器形古怪,在田野考古出土报告中找不到类似风格的玉器。更为奇特的是,此器虽也是通体镂雕,但其表现物象的镂雕技法与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区的镂雕玉器完全相反,即把要表现的物象镂空了,留下的部分用线拉搜镂的技法在物象外围勾勒成似兽面又似人面的造型,使得这件玉佩镂空的部分清晰可见其眉、眼、面烦、嘴,而留下的部分恰恰形成此兽(人)的而颊肌肉、双耳、双角(或者是人而的帽冠)。这种镂雕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通常在剪纸艺术中看到,但运用在高古的玉器上可谓独一无二,令现代人瞠目结舌。

  采用镂雕工艺与其他制玉技巧相结合的玉器,在新石器中晚期的各个玉器文化圈几乎都有发现,北方的红山文化(图一、图五),中原的龙山文化(图六)、江南的良渚文化(图二、图七)、中南的石家河文化(图八)、卑南的台湾本土文化(图九)等,这些镂雕玉器遍布了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它们在艺术表现力上虽各具地方风格,或神秘、或怪异、或古朴、或灵透,但就镂雕工艺而言,却件件精巧、娴熟、流畅,说明了古玉的镂雕工艺在新石器中晚期不仅相当成熟,而日,已被广泛运用了,换一句话说,6000-4500年之前,我们的先人已经熟练掌握了玉器制作中最难的技艺一镂雕,而其他技艺,包括切、割、钻、琢、碾、磨、划、刻、掏、抛等等,对于那个年代的行家里手而言,可谓得心应手,不在话下了。

  商代和西周的镂雕玉器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技艺,在艺术风格上有新的突破。风形玉佩的艺术风格具有石家河文化的遗风,但其镂雕技法已不是简单地将所要表现的物象镂空或保留,而是用“镂空”和“保留”止反相结合的手法来表达其创意,用镂窄的于法来凸现玉凤的体态和眼睛,用保留的手法将风体的周边碾磨成齿状,勾勒出玉凤骄傲的凤冠、飘逸的羽毛、修长的凤尾,创作了一件婀娜多姿、活泼高贵、亭亭玉立的回首玉凤,真是人见人爱,令人叫绝。

  人龙复合式玉佩是西周玉佩的主要题材之一,大多数人龙复合式玉佩如图十一所见都是采用镂雕手法来表现侧面的物象。

  正面形人龙复合式玉佩与图十三龙凤冠正视人形玉佩是采用镂雕与阴刻线相结合的技艺制作的。从图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件玉佩仍然继承了红山文化镂雕玉器风格(见图一),所不同的是图十三龙风冠正视人形玉佩的镂雕部分采用的是不对称法,这也是西周镂雕玉器的一个突破。

  此创新的又一个例子是图卜五,西周龙纹镂雕玉璧。此玉璧双面同工,擘中刻有两组对视的龙首,围绕着龙首斜刻阴线云纹,在龙首与云纹之间镂空有三十二处长短不一的蝌蚪游纹。线刻云纹与镂雕游纹巧妙地结合,使得四条蛟龙越显灵动,仿佛具翻江倒海之势,持腾云驾雾之力。

  此玉璧也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镂雕玉璧。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仅说明了在西周时期镂雕工艺已开始用于玉璧这个事实,还说明了玉璧作为“六瑞”之一的礼器在西周时期已经开始向装饰玉功能转化。我们看到的拱璧(图十六),一种双圆相套形成环状的新制式玉璧,包括战汉时期出现的镂雕玉擘、出廓玉璧等等形制多彩的装饰玉璧,实际上从西周开始就逐渐流行起来。

  镂雕螭风纹出廓式玉璧,战国时期引领镂雕玉璧形制演变的最典型最精美之佳作。此璧除了在原来璧孔的位置上双面同工镂雕一奔腾状螭龙外,还别出心裁地将镂雕工艺摆脱璧沿的束缚,在璧的两侧相对应处各自镂雕一绰约多姿的玉凤,璧体上满饰排列有序的朵云纹,整个玉璧显得雍容华贵、光彩溢射。这种新型的玉璧,学术界称之为“出廓擘”,源自战国,盛行于汉代。图十八,螭风纹“长乐”铭文玉璧,是由出廓璧发展而成的有铭玉璧,即在玉璧的出廓处或璧体上镂雕吉祥语,常见的有“长乐”、“宜子孙”、“延年”、“益寿”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待认证)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