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文学>正文

金纲:士之弘毅 任重道远

A-A+2015年2月10日07:18新浪河北文化频道评论

  编者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代新儒家对传统道德的呼唤,是不是一个即将消逝的文明的缥缈绝唱?出于对伦理学和道德问题的基础追问,不少新儒家学者是将社会伦理问题、道德修养问题与民族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考虑的。要从旧礼教残垣中发掘出它永恒的基石,道德化的儒学必须发扬光大,强调个人修养,回到道德之心……思想史研究者金纲告诉我们,新儒家决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要以现代的理念、创新的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当代精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形成新的儒家思想,传承中国文明,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的重要基础。

  学者简介:金纲,原名李作乾,思想史研究者、民间学者,著有《论语鼓吹》等。2008年后,为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思想史研究和学术规划工作。2012年起开始独立研究至今。

  记者:关于儒学史的历史分期有过许多探讨,张君劢、冯友兰、钱穆、成中英、李泽厚等均有相关论述,分别提出了“三期说”“两期说”“四期说”“五期说”“六期说”等。金老师认为儒学发展的历史应怎样划分?

  金纲:考察儒学史,可以看到,孔子之前的“古儒”阶段是孔子儒学的直接来源,不便于分割,故可将“古儒”纳入孔子儒学逻辑起点,并衍伸至董仲舒之前,称为“先秦儒学”阶段。

  董仲舒之后,儒学一变。迄于两汉魏晋隋唐五代,多秉承汉代考据之风,期间又有“今古文之争”。这些,可概言为“汉魏儒学”阶段。

  宋代儒学彰显义理之说、盛行疑古之风,至明末清初,其说、其风势头不减,成为中国儒学思想史一大凸起高峰。这一期间可称为“宋明儒学”阶段。

  清中叶以至于今,儒学“歇绝而复振”(陈寅恪语),但期间之脉络仍可见出西学东渐以来问题之焦虑:儒学面对历史进程的现代化与民族性问题,如何因应?这一焦虑仍在历史进程之中,并未解决,故可将其称之为“近代儒学”阶段。至于“现代儒学”,在我看来,事实上是“近代儒学”的逻辑延伸,它仍在回应“现代化与民族性”两大问题之中,并没有更新的问题焦虑。因此,我主张,现代儒学是近代儒学的组成部分。

  综上,可以将中国儒学史大略分为:先秦儒学、汉魏儒学、宋明儒学、近代儒学四期。

  记者:近现代的中国发展迅猛,但发展方式与古代截然不同。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儒学也出现了变化。请老师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定义现代儒学?现代儒学和传统儒学有哪些异同点?

  金纲:思想特点,一定与问题焦虑有关。没有问题焦虑,就没有思想。现代儒学,如前所述,其问题焦虑仍然是文明演进间中国人的身份识别问题,也即现代化与民族性问题。现代化作为文明演进不可终止,民族性作为身份识别不可消弭,因此呈现为儒学必须面对、并必须做出回应的两大问题方向。

  清中叶以来,儒学在“歇绝”状态中,多沉潜于心性儒学中不敢面对世界大势。这一流风延绵至今,人多以为儒学不过是回应道德建设问题,这就回避了政治建设问题。但清末以来的大儒(如康有为等)开始直面世界政治,这就为现代儒学开辟了另外的方向,也即现代性和民族性两大焦虑问题。这就是现代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

  记者:杜维明老师曾说,“现代儒学核心乃是见利而思义”。老师认为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金纲:如果承认现代儒学是近代儒学的衍伸,必须回应“现代性”与“民族性”两大问题,就应该承认,现代儒学内在地含有政治与伦理两大属性。现代性问题含有政治方向,也同时含有伦理方向;民族性问题含有政治方向,也同时含有伦理方向。政治方向,与人类公正、公义、公平诸问题相关,可以概言为“公道”;伦理问题与人类道德、公德、私德等问题相关,可以概言为“仁德”。这样,就可以将现代儒学统合为“公道-仁德”一体的核心理念。

  “公道-仁德”中间有个连接号“-”,不可以移易。它预示了在儒学世界,政治必须与伦理方向一致(政治不得泯灭伦理价值;政治家不得背离伦理大义);而伦理,则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家政制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

  为现代儒学预先设置壁垒,令现代儒学在展开过程中,拘囿于“心性”之中,走清代儒生的老路,是不明智的。这是对儒学的矮化。这样讨论儒学,道路会越来越窄。儒学,必须是“政治-伦理”一体的,也即“公道-仁德”一体的。

  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见利思义”,更多的是伦理命题,不是政治命题,因此,还不足以概言现代儒学之“核心”。

  记者:学习儒学对当今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现代儒学应怎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呢?

  金纲:儒学是少数人的事——历史上如此,现代也如此。它是社会精英的理念、思想和道义学说。但在共同体文明的展开逻辑中,儒学具有“教化天下”的功能,也即经由精英的推演、践履,影响更多人。在传统中国的“民间自治”生态下,儒学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政治与伦理思想资源。

  儒学的目的就是为世人提供政治伦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括传统讲述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三达德”、“四维八德”等。它们可以最后化约为“公道-仁德”这个主题词。儒学就是在讲述“公道-仁德”价值观。

  价值观,需要讲述、书写,更需要传播。传播有效,价值观就会得到更大范围的肯认,成为主流价值观。推行久了,为共同体所接纳,就成为民族文化印记、民族身份识别的重要标志。儒学就是华夏身份识别的文化印记。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