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文学>正文

内圣外王与无为而治

A-A+2014年10月20日07:55中国文物网评论

  内圣外王与无为而治

  说到这里,想到“内圣外王”这个词,当代很著名的大学者也把“外王”解释为做帝王,这是很遗憾的事。“内圣外王”,是庄子讲出来的,儒家广为提倡。“内圣”是内在修养以圣贤修养为榜样;“外王”是外用,“内圣”修养的外用,遇到什么环境与情况,就自然反应出来的外用。任何人都可以走这个路线,不只是帝王。

  内圣外王换句话说,就是《大学》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换成老子的话说,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可是很多学者都把“无为”讲成了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就天下大治了?还真有人相信呢!佛法传到中国,借用了道家的“无为”来表述真如本性,称作“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有为法是缘起的,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以种种条件为前提,条件变了,事物也变了,无常的,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所以叫“缘起性空”。“无为法”是不以任何条件为前提,本来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法自然的。“道法自然”的“道”,代表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的本体,“自然”是本来如此,不以别的条件为存在的前提,不是“大自然”的意思。佛家讲无为法才是道,才是佛法求证的目标。有为法不是道,只是道之用。佛法中译时,借用了道家的“无为”、“道”,还借用了儒家《大学》的“静、虑、定”,等等。换言之,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用佛家的话说,等于真空妙有,内证菩提正觉,外行菩萨道。菩萨道不拘任何形式的,不会特别标榜什么形象或身份,完全灵活自在利他的,什么领域什么身份都可以行菩萨道,也即“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道家讲的“清静无为”,等于佛家的“心无挂碍”,不受自己思想情绪知识观念成见的骗,不受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的骗,不受身体的骗,不受一切有为法的骗,如此才可以灵活地创造性地随缘利他,随机应变,经世致用。可以说,“实事求是”是“无为而治”外用的一种,但还没有深入到不受自己思想、情绪、身体以及一切有为法的骗。

  我们再看《论语》里面说什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什么意思?孔子已经修养到断除了四种毛病,这四种毛病我们每个人都有,是我们烦恼困惑的根源。“意、必、固、我”,用佛家的话来解释,就是“我执、法执”,是困扰我们证得“无为法”的根本无明烦恼,是“心有挂碍”。佛家修行证果的标准是什么?不是禅定,不是神通,而是破除我执、法执。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等“见思惑”是由我执法执而来。孔子破除这些困惑了,当然,是否究竟功德圆满不知道,但这是“内圣”的标志。“外王”,孔子的教化就是他的外王,他的菩萨道。

  其实在儒道等百家共同尊奉的经典《易经》中,有这个理念。乾卦中有个“用九”概念,坤卦中有个“用六”概念,历来有很多种注释,东汉道家的魏伯阳也有种看法,与其他家注释大不同。他在《周易参同契》中说:“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这与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内圣外王、真空妙有、菩萨道等理念是相通的。“二用”就是“用九”、“用六”。“无爻位”,不属于任何一爻,不在任何一爻的位置上,空灵的,清静无为的,心无挂碍的,因此却可以“周流行六虚”,可以变通为任何一爻,可以用任何一爻,可以妙用无穷,无为而无不为。

  所以你看儒释道乃至其他各家学问,其精华是非常多的,非常伟大!

  佛家的宝贝

  再比如佛家,我们先不管“悟道”“禅定”“神通”这些大家习惯盯着的、很向往却又搞不大清的、习惯了高推圣境的东西,单是以下四个方面,就已经对人类很有贡献,有无限的慧思启迪了。而这四个方面,恰恰是古往今来容易被大家忽视或误解的东西。

  其一、对人性的解剖。人的本性是什么,习性是什么,弱点在哪里,优点在哪里,起心动念电光石火之间已经触发根深蒂固的困扰困惑是什么,思维思想情绪是怎么欺骗自己的……古今中外各家学问,包括现代心理学在内,没有比佛家解剖得更深入详细。可惜,这些学问埋没很久了。即使学佛的,包括学法相唯识的,大多也没有真的反观自照体会这个。不能深入体会这个,不会了解自己,不会了解人,不会了解众生。研究有关人类社会的各种学问,不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

  其二,是佛家对觉性(知性)的学问。不论五官身体的感觉还是心理的知觉、思想、情绪如何变化,也不管五官身体健康或者病坏,其背后的觉性(知性),都没有随着所觉所知而变化,这个觉性(知性)超越了所知所觉的无常。且不说依此觉性可以超越生死,也不理什么“悟道”“见性成佛”的观念,只要学人切实体会,反观自照到此觉性,便可从当下的烦恼困扰中解脱出来。当然不是一劳永逸,因为无始以来积习太重,需要不断地觉照解脱,念念“善护念”。渐渐练习,就会越来越自在,越来越接近“心无挂碍”,接近“清静无为”的内圣之道。管他圣不圣的,悟道不悟道的,这些观念都抛开。每一个当下,反观觉性,觉照有为法无常,从而解脱执迷烦恼的困扰,解脱我执法执的迷惑,就是观自在,就是得大自在,就是净土,就是无为无挂碍。《心经》讲什么?“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超越无常与死亡的无生灭的道。

  其三,因果观。

  其四,缘起观。缘起观与因果观关联,从不同角度阐发。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智慧的方法论。它使我们看问题,更切近事物的本来面目,更机动灵活,少犯刻舟求剑、张冠李戴、盲人摸象、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自我中心、书呆子的错误。

  这四个方面,在我另一篇报告《思维的陷阱》里面有更多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佛家至少在上述四个方面,对人类文化有重大而且可以普惠的贡献。其实禅定也是佛家宝贝之一,但是大部分人不可能深入,浅尝辄止而已。禅定与儒家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相通的。玄奘法师翻译禅定时,就用了儒家的“静虑”,“静虑”也就是“止观”,有了成果就叫做“定慧”。诸葛亮讲“宁静致远”,也即是初步的止观与定慧。

  佛家的世界观对现实也很有参考价值。比如他说我们这个世界,属于娑婆(堪忍)世界中的欲界,是五趣杂居地,凡圣同居土,这里不是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天。这里的众生,贪瞋痴慢疑习气顽固,各种错误观念似是而非的思想很多。所以提倡修行或修身养性没错。但同时也要知道,我们不是活在象牙塔里,不是活在净土世界,丛林法则的幽灵常徘徊在这个世界,所以必须重视安身立命,重视经纶济世,安邦定国,重视防范侵略,重视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宗教等等各种动向。保护自己与维护正义秩序,不是靠修行和仁义道德就能办得到,还要靠“十八般武艺”,靠各种实力。换言之,在佛家看来,我们这个小世界不太平,也不会太平,永远有各种忧患出来,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无明困扰的众生组成的。而教化、修行,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因为这里的众生“刚强难调”,很难教化的,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望通过提倡修行修养或者讲究仁义道德,就可以缔造一个现实净土世界,天下太平,那只是对人性缺乏深入了解,对自己也缺乏深刻认知的浪漫愿望。但是,不提倡修行修养礼义廉耻更不行,不提倡法治也不行,会堕落得更快更厉害,我们这些年已经尝到了这个苦果。

  这是以佛家为例而言。儒家道家以及其他诸子百家,本来的精华宝贝也是很多,尘封已久,有待于大家去发掘。

  不少人说希望中国文化将来为世界做贡献。其实中国文化千古以来,已经为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了,还不谈四大发明七大发明等等,先哲的思想、文官制度、科学技术、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影响了世界。而且中国人口本来就占世界几分之一,对中国做出贡献,也就是对世界做出贡献。中国古代还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却没有像近代西方一样发动殖民侵略掠夺世界,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中国文化,否则世界历史早就改写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待认证)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