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夏衍先生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身旁人员说,我马上去叫大夫。就在他开门欲出之际,夏衍先生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事后有人说,一字之差,语言功底立现。其实,改“叫”为“请”,体现的不仅仅是语文素养问题,而是一个人的文明教养问题。
“请”是个有温度的字眼。不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也不论是说话还是行文,加一“请”字,会给人以和暖如春的感觉,既表达了说话者对他人的尊重,也赢得了他人对说话者的尊重。教养的效应,在一个“请”字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请”字的本义是拜访,《说文》诠释为:请,谒也。现如今,白话中大量使用的是转义或引申义。有时表示诉求,如,请示,请假,请缨等。有时用于邀约,如,请柬,请客,延请等。有时冠作敬辞,如,请进,请便,请坐等。
说到“请坐”,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副曾经流行很广的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在民间故事中,关于这副对联的原创者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宋代的苏东坡,一说是清代的郑板桥,差了650多年,联语的版本也有三四个。不过,所有版本的上联都一样,关键词都是“请”字。在这个掌故中,一个“请”字,将“势利眼”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所谓世态炎凉,不过如此。有些地方挂着“非请莫入”的牌子,虽然用了“请”字,但感觉上并不客气,甚至有些冷漠。至于正话反说:“把他给我请出去!”那温度可就降到了冰点以下。
含有“请”字的成语也不少,如,自谦地请求说“不情之请”,主动赔礼道歉叫“负荆请罪”,优厚的待遇称“大请大受”,上书除奸曰“批鳞请剑”,作法自毙谓“请君入瓮”,等等。含有“请”字的成语,大多源于古籍,有不少还自成一段故事,流传百世。但是,对有些带“请”字的成语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会闹笑话。
如,三字成语“请骸骨”不是请求收尸骨,而是请求退职。这是中国古代官吏年老后请求告老还乡的一种谦辞,含有自我嘲贬的借代成分。语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范增听说项羽不再信任他,老大不高兴,就对项羽说,天下大势已定,大王您好自为之,请让我回家养老吧。与之相近的三字成语“乞骸骨”,也是这个意思。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足不辱、功遂身退”而请辞的官员都给予好评,并传为千秋佳话。其实,封建时代的那些高官们,之所以要“请骸骨”,多是因为官场风云莫测,担心“后事终难继”,说不定哪天雷霆震怒,就不得善终了。
再如,“迎门请盗”与“开门揖盗”从字面看几乎雷同,但它们的含义却相去甚远。前者表达的是孝心至诚、息事宁人,后者比喻的是引进坏人、自招祸患。“迎门请盗”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说的是东汉时期,敦煌太守赵咨年幼丧父,十分孝顺母亲。一天晚上,他侍候母亲睡觉后,听到门外有强盗的声音,担心母亲受惊,就主动开门请强盗进家,给他们准备吃的。强盗们吃完后,就立即离开了。“开门揖盗”则源于张昭劝说孙权的一席话。据《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孙策因箭伤不治去世,孙权悲痛不已,其手下谋士张昭奉劝说,现今奸邪竞逐,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伤守制,(而不去考虑大事),就像开门请强盗进来一样,不见得就符合仁义之道。
文:王兆贵 摘自《醒狮国学》